公司新闻
冷库在长时间的封闭运行过程中,内部气体成分会发生显著变化。一方面,由于库内货物的呼吸作用,尤其是储存果蔬、肉类等生鲜产品时,它们会持续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库内氧气含量逐渐降低,二氧化碳浓度不断升高。另一方面,一些制冷剂如果发生泄漏,如氨制冷系统中的氨气,会混入冷库内的空气中。这些制冷剂往往具有毒性和刺激性,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。
缺氧是未通风换气进入冷库面临的首要风险。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依赖充足的氧气供应。当进入氧气含量低于正常水平(一般认为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 18% 即为缺氧环境)的冷库时,人体会迅速出现缺氧症状。起初,可能只是感到头晕、乏力、呼吸急促,这是身体在向大脑发出缺氧警报。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,中枢神经系统会受到严重影响,人会出现意识模糊、判断力下降、行动迟缓等症状。在极端情况下,可能导致昏迷甚至死亡。
有害气体的危害同样不容忽视。以氨气为例,它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,对人体的呼吸道、眼睛和皮肤都有腐蚀性。当人吸入氨气后,会刺激呼吸道黏膜,引发咳嗽、气喘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高浓度的氨气还可能导致呼吸道灼伤、肺水肿,严重时会危及生命。即使是低浓度的有害气体长期接触,也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、神经系统等造成慢性损害,影响身体健康。
除了缺氧和有害气体的威胁,冷库内的低温环境也会对未做好防护的人体造成伤害。在未通风换气进入冷库时,人体还可能因突然暴露在低温中,导致体温迅速下降,引发冻伤、失温等情况。尤其是在身体因缺氧和有害气体刺激而处于虚弱状态时,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会更弱,冻伤和失温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。
未进行通风换气就进入冷库是极其危险的行为,可能导致缺氧窒息、有害气体中毒、冻伤等严重后果。为了保障人员安全,在进入冷库前,务必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,检测库内气体成分和温度,确保安全后再进入。同时,进入冷库的人员要佩戴好相应的防护装备,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。